來源:中考網(wǎng)整合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14-03-13 11:06:59
回故鄉(xiāng),來時“本沒什么好心緒”,走時更感“非常氣悶”“非常的悲哀”。無疑小說《故鄉(xiāng)》是作者魯迅極度失望苦悶心緒的告白。
精神的故鄉(xiāng)在哪里?我們的后輩應(yīng)該有我們所未經(jīng)過的新的生活,但它真會有嗎?眼前的水生正是一個廿年前的閏土,然而今天的閏土變得麻木了,明天的水生會否又是一個今天的閏土;宏兒不是在像“我”想念閏土一樣想念水生嗎?然而今天的“我”與閏土之間已有了悲哀的隔絕,明天的宏兒與水生之間會否也出現(xiàn)今天我與閏土之間的“厚障壁”。魯迅希望留住孩子們今天的這一切,但他深知留住這一切的無望。
眼下的魯迅與閏土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別,但有一點卻是相似的,只有生存于艱難苦澀的現(xiàn)實中(自覺也好,不自覺也好)而又看不到希望的人,才更加看重希望,才會產(chǎn)生對神靈與偶像的篤信(富足達貴之人崇拜神靈偶像,目的是為了庇佑今日所擁有的一切,這與閏土的崇拜神靈偶像不可同日而語)。閏土要香爐和燭臺,因為他完全可以在崇拜偶像的過程中忘卻現(xiàn)實的困苦而得到關(guān)于將來的實實在在的精神寄托(盡管在魯迅看來這是不覺悟的、麻木的、可笑的),但魯迅的希望、他“自己手制的偶像”,卻無法使他像閏土那樣陶然于精神的寄托與寬慰。他們都有希望,都有偶像,但閏土的希望與偶像能帶給他精神的安慰,只是他不知這希望與偶像是虛無的;而“我”的希望與偶像則無法安慰“我”苦澀的靈魂,只因“我”清醒地知道這希望與偶像是虛無的。他比誰都清楚“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所以他在《故鄉(xiāng)》的結(jié)尾處不無矛盾地寫下心靈的苦澀:“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一種觀點認為:魯迅的這段話表明只要有更多的人來“走路”,希望就會成為現(xiàn)實的樂觀傾向?峙逻@種理解與文本之間有較大的出入,也與作品的整體風(fēng)格無法協(xié)調(diào)。以路比喻希望,又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無異于說世上本沒有希望。它并不會因為“走的人多了”而有希望,這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實是一種聊以自慰同時也慰藉他人的“無望的希望”。這種“無望的希望”正是《故鄉(xiāng)》的主體情緒。這種“無望的希望”也貫穿著魯迅先生的一生,我們并不會因此而低估了這位思想和藝術(shù)的偉人,相反卻從他“‘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卻偏要向這些人作絕望的抗戰(zhàn)”中深深體會到一種堅定的人格力量和悲劇的壯美。
。ㄟx自《名作欣賞》1998年第3期)
三、哀人間之隔膜,探人生之新路(沈振煜)
凡了解一點魯迅生平的人都知道,《故鄉(xiāng)》是一篇取材于作者親身經(jīng)歷的小說,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可考。魯迅自1912年隨民國教育部北遷赴京供職之后,曾于1919年底返回故鄉(xiāng),將全家遷居北京。他當(dāng)時的生活經(jīng)歷、思想狀況以及和童年時代的朋友──農(nóng)民章運水見面的情景,在小說《故鄉(xiāng)》中都有如實的反映。不過,作品并非作者故鄉(xiāng)行的紀實,而是以敘事主人公“我”回鄉(xiāng)遷居的經(jīng)歷為線索,描述那一時代中國農(nóng)民的生活遭際與精神病苦,抒寫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相互隔膜的深沉憂慮,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執(zhí)著信念。
小說開篇即寫道:“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去。”可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卻呈現(xiàn)出一派凋敝的景象:“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因為在“我”的記憶中,故鄉(xiāng)是美麗的,但此刻又說不出它的美麗和佳處來。故鄉(xiāng)蕭索的景象和敘事主人公悲涼的心境相融合,一開始就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調(diào)。
“我”到家后,和母親談起家事,母親便提起了閏土──“我”童年時的好朋友。頓時,“我”的腦海里閃現(xiàn)出了一幅“神異的圖畫”: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碧綠的西瓜……其間,活躍著一個項帶銀圈、手捏鋼叉的少年,英姿勃勃地守護著一望無際的瓜地。這個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話般境界里的小主人公,便是農(nóng)民的兒子閏土。以下,作者以相當(dāng)長的篇幅,充滿抒情詩意的筆觸,細膩地憶寫了“我”和閏土童年時的友誼與歡樂。雖然那時的“我”是一個少爺,閏土是“忙月”(短工)的兒子,但孩子的心靈世界還沒有被社會污染,他們在一起并不分尊卑貴賤。兩人見面不到半日,便熟識起來了。從閏土那里,“我”聽到了許多新鮮有趣的事兒:雪地里裝捕鳥,夏日到海邊拾貝,月亮地下守瓜刺猹,潮汐來時看跳魚兒……這些,不禁使“我”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是的,生長在海邊農(nóng)家的閏土,從小便掌握了勞動的本領(lǐng),懂得許多自然與生活的知識,他是那樣的聰明伶俐、勇敢能干,很快就成了“我”難舍難分的小伙伴。兩個孩子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純真無邪、親密和諧的關(guān)系。“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得不肯出門”,但分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一別便是將近30年。此刻,這一切美好的回憶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我”這才發(fā)現(xiàn),美麗的故鄉(xiāng)的影像,正存活在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中,它與少年閏土的可愛的形象、與孩子間純潔無瑕的友誼交融為一體,正是他心中那種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的理想的象征。
可是,冷酷的現(xiàn)實隨即摧毀了美好的影像。兩位老友會面的情景實在出人意料。“我”一見到閏土,“不由的非常出驚”,因為中年閏土外貌的變化太大了。“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他的眼睛周圍腫得通紅,“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早先“紅活圓實的手”,也變得“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而更令“我”驚異的,是閏土精神狀態(tài)的變異。見到30年來時時惦念的童年好友,閏土站住了,“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這“老爺”二字,使“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一聲“老爺”的稱呼,道盡了閏土在封建等級制度下所遭受的精神壓迫和痛苦,也刻畫出了農(nóng)民閏土與知識分子“我”之間關(guān)系的隔膜。在封建思想意識的毒害下,閏土的心靈世界已經(jīng)變得麻木了,麻木得反而去維護壓迫他的封建等級觀念。否則,他便認為是不“規(guī)矩”,“不懂事”。問到他的景況,“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我”要閏土挑一點舊家具,閏土卻特意要了香爐和燭臺,這便暗示他日后將在求神拜佛中進一步麻醉自己。作者以畫龍點睛式的議論,揭示了致使閏土“苦得像一個木偶人”似的社會原因:“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即封建軍閥與官僚地主的黑暗統(tǒng)治。不過,作品著重表現(xiàn)的,還是封建等級制度和等級觀念對農(nóng)民及一般群眾精神上的壓抑與毒害。最使作者痛心的,是閏土的愚昧、麻木,是閏土和“我”之間和諧關(guān)系的變異與幻滅。在小說中,閏土與“我”久別相見之前,還插入了一個小市民楊二嫂的表演。楊二嫂是“我”家的近鄰,她已由年輕時有名的“豆腐西施”變成了外形如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般的老女人。她來到“我”家,是專為撿便宜的。故而,她硬說“我”闊了,“放了道臺了”,“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并且根本不聽“我”的辯解。以后還誣稱閏土將碗碟埋在灰堆里,自己則乘機明拿暗偷“我”家的東西。其尖嘴利舌、貪財愛小的性格特征,不僅對閏土淳樸誠實的品性是一個襯托,而且從另一方面展示了當(dāng)時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隔膜。作者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等級制度、等級觀念的罪惡。同時,又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表述了打破彼此間的隔膜,再探人生新路的執(zhí)著信念與追求。作品中描寫的水生與宏兒,分明是閏土與 “我”親密關(guān)系的延伸。“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zhuǎn)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yīng)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作者所執(zhí)著追求的,不僅是要重建兒時那種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而且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嶄新的 “人”的生活!
篇末,借助漸漸遠離故鄉(xiāng)的“我”的朦朧之感,再一次幻化出一個神奇的境界:海邊,碧綠的沙地;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它似乎照亮了作者心中的希望之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富于哲理性的警句,為全文作了深沉而雋永的收束。
就藝術(shù)表現(xiàn)而言,《故鄉(xiāng)》兼?zhèn)湫≌f與散文的特長。它以精練的生活片斷的連綴取代了曲折的情節(jié)鋪述,以敘事主人公“我”的情感的起伏變化為貫穿全文的內(nèi)在線索,大大加強了抒情的成分。同時,對客觀人事的生動描繪與主觀情感的充分抒發(fā)有機地交融,童話般美妙的境界與瑣屑世俗生活相互映襯,再加上某些思辨性的精辟議論,凡此種種,使作品既富于歷史的深度,又洋溢著濃郁的詩情,給讀者提供了深刻的哲理啟示。
。ㄟx自《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