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0doc 2011-12-01 17:22:44
請注意以下幾點:
1、粗心比無知更糟糕,更可恨
在做練習的時候,一道題沒有做出正確的結果,通常會有兩種原因。
第一種,完全是由于不會。
另外一種情況是,經常有的孩子在做題時多個0;或者少寫單位了;或者小數(shù)點的位置錯了;或者上邊一行是23,換了行以后就32;或者把一個字寫錯了……總之,不是由于不會而導致的錯誤(您和孩子要想想到底有多少類這種粗心的現(xiàn)象)。
而最令人遺憾的是,父母在指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看到一道題目不會做,往往批評和指責更嚴厲一些,“你是怎么搞的,連這么簡單的題目都做不來?!”
而要是由于粗心而造成的丟分現(xiàn)象,則常會用相對緩和的口氣說:“唉,怎么這么不小心,如果這樣這樣,你不就做對了嗎?”“下回要注意。”
殊不知,在對待這兩種不同的現(xiàn)象上所采取的不同態(tài)度,孩子放松了對“粗心”的警惕,忽視了對“粗心”的分析,削弱了對“粗心”危害的認識。盧梭有句話很精辟:“人之所以犯錯誤,不是因為他不懂,而是因為他們自以為什么都懂。”
一個概念,從無知到有知的改變是很容易的,而一種“粗心”的現(xiàn)象卻是可以經常不斷重復發(fā)生的。從這個對比可以很好地看出,哪一個危害更大。列寧曾說過:“無知比偏見離真理更近一些。”我們也可以毫不夸張地套用這句話說:“無知比粗心更容易獲得真理。”不怕“無知”,因為不會的可以學會,不懂的可以學懂,而“粗心”就可怕了,因為孩子們以為“粗心”不是“無知”,所以就一次再一次毫無顧忌地草率地“粗心”,也就一次再一次痛苦地做錯,從而浪費許多時間,喪失了許多可能的機會。
所以粗心比無知還可怕,更糟糕。粗心是由于對粗心的無知造成的。
2、粗心會養(yǎng)成習慣,一旦形成就不好改變了由于對“粗心”的忽視,粗心一次次地在學習中出現(xiàn),慢慢地“粗心”成了一種慣性,而自己還是不能清醒地認識。
許多同學都曾經經歷這樣的情況,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自以為這次考試成績應該不錯,可結果又是不盡如人意,很多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問題,雖然只是“粗心”而已,但不理想的結果往往會對自己喪失信心,會認為自己再用功,學習成績也不可能得到提高。那么在這個時候,孩子的自信心會逐漸遭到了打擊,對學習就逐漸失去了信心和興趣。試想,“缺乏斗志”怎么可能成功?所以“粗心”一旦形成慣性,變成習慣,就再也不好改變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大家都太熟悉了。為什么有的人從小到大,還總愛丟鑰匙、錢包。只要仔細留意,但凡事業(yè)有成的人,哪個做事不是嚴謹細致,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大大咧咧的人,也是“粗中有細”。
古希臘有句名言,“性格即命運”,那么性格是如何養(yǎng)成的呢?是習慣!那么“習慣”又是如何養(yǎng)成的呢?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反復。
這就是教育家為什么會強調的一點——“要從小養(yǎng)成好的習慣”這句話的原因!
所以“粗心”很容易成長為一種習慣,如果不幸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的話,成功的可能性必然會大打折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