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社區(qū) 作者:思與考 2020-03-04 20:07:42
如何讀懂記敘文
1、記敘文的段落層次結構
文章的層次結構(表達順序)就是文章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和作者的行文思路。主要有三種:
時間順序:按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來組織材料。
空間順序:即是按事物空間結構的順序來說明,或從外到內(nèi),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來加以介紹。
邏輯順序:按照材料的性質(zhì)或者是作者的認識過程和情感變化來組織材料。
劃分段落層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幾種方法:
、虐磿r間先后劃分。以時間先后為順序的記敘文,使學生宜抓住表示時間發(fā)展變化的關鍵詞語,分出不同階段,從而劃分出段落層次。如《海濱仲夏夜》一文,就是按時間的推移劃分段落的,全文描述了五個畫面,依次為夕陽落山——晚霞出現(xiàn)——啟明星升起——燈光出現(xiàn)——夜色加深——夜深。
、瓢吹攸c的轉(zhuǎn)換劃分。有的敘事文章所描述的事情不是發(fā)生在同一地點,對于這類文章,學生可以從地點轉(zhuǎn)換入手來劃分段落層次。如冰心的《小橘燈》,按地點的變換可分為四部分:①第一段,敘述在“重慶郊外一個公鄉(xiāng)所樓上”發(fā)生的事;②第二段,敘述在“小姑娘家”的情形;③第三段,敘述“我回到公鄉(xiāng)所的朋友家”后的交談;④交代離村后的情況。
、前疵枋鰞(nèi)容的角度劃分。一些記敘文,描述對象不是單一的,而是變化的,所以可按描寫對象劃分段落層次。如朱自清的《春》是從三個不同角度來寫“春”的:①盼春;②繪春;③頌春。在“繪春”一部分,又寫了五個不同對象:風、花、草、雨、人,所以可將該部分分為五個層次。
、劝此枷敫星榈淖兓瘎澐帧S械挠洈⑽囊匀宋锼枷敫星榈淖兓癁榫索,從感情的變化點我們可以找到劃分段落的依據(jù)。如楊朔的《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對蜜蜂的感情變化為線索:不喜歡蜜——想去看蜜蜂——贊賞蜜蜂——想變成蜜蜂。這正是劃分課文段落的依據(jù)。
⑸按總——分——總的結構特點劃分。相當一部分記敘文,都有總、分、總的結構特點,據(jù)此可將文章劃分為三大部分,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一部分總寫,概括贊美戰(zhàn)士;第二部分分寫,從三個角度,以實例描述總寫來“贊美”戰(zhàn)士;第三部分收篇總結,再次贊美戰(zhàn)士。
2、概括記敘文的各段段意要準確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抓住表明文章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shù)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其次,有些段落沒有中心句,這就要抓住貫穿全段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段文章說明什么,敘述什么,議論什么,總要圍繞著一個中心意思。我們細讀全段文章,仔細體會各句的含義以及句子與句子之間相互關系,也不難概括出段意來。
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三種:⑴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⑵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⑶聯(lián)合法:有些文段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這些意思連接起來,概括出聯(lián)合段意。
3、把握關鍵詞語的深刻含義,把握文章中關鍵詞語,對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關鍵詞語,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沤Y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測、判斷語語的含義。
例如:①“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本是貶義詞,含有“詭計多端”的意思,為什么要用在一個孩子身上呢?聯(lián)系上下文的語境,則知這是貶義詞褒用,用以形容兒童天真頑皮的神態(tài),從側面表現(xiàn)了蔡老師對孩子的愛。②“東京也無非是這樣……”如果不聯(lián)系上下文,很難確定這句話的意思,可能誤解為指東京的風光與中國的差不多,或誤以為作者指在東京的清國留學生跟國內(nèi)學生差不多,都盤辮子。如聯(lián)系上下文,可知作者來東京控求救國救民之道,而看到清國留學生花開酒地不學無術的丑態(tài),十分失望,此句正是表達了作者的這種情緒。
⑵試用同義或近義詞語替換作比較,理解詞語的含義。
理解得對不對,還可通過朗讀體味,通過工具書來查證。例如:“在一個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啊。”理解“慈愛”的含義,可用近義詞替換的辦法。把“多么慈愛”換成“多么可愛”不行。“可愛”表示值得愛,“慈愛”除“可愛”的意思外,強調(diào)“像慈母一樣的愛”的意思,用以寫老師的愛更恰當。
、亲⒁饩渲须[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例如:“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悶。”《故鄉(xiāng)》“高墻”是比喻說法,這里既包含著作者對故鄉(xiāng)的失望,也包含著和故鄉(xiāng)人們(閏土、楊二嫂等人)的隔膜,而造成這種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等級觀念,而這正是作者悲哀的所在,也是小說主題所在。
4、理解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
當分析一句話時,主要從兩個角度從分析:
、艃(nèi)容:句子在內(nèi)容方面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字面上的意思;二是蘊含在句子里的深刻含意。
、平Y構:在分析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說來,有三種:
開頭:開篇點題,渲染氣氛,總領全文,點明題旨,或表達與主旨相關的某種感情;也有的是開啟或引起下文,為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中間句子的作用結構上:文章中間的句段連接著上下文,所以有承上啟下(概括上文某一內(nèi)容,引起對下文的什么內(nèi)容的敘寫)或承接上文或引起下文的作用,并為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內(nèi)容上要聯(lián)系中心回答。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