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9-05 22:34:29
覓 愛
李豹
時常在想,愛是什么?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真愛?
看管了太多的生離死別的感人場面,聽慣了太多的纏綿悱惻的動人故事,最后只能在唇邊綻放一個寂寞而淡然的微笑。
總是夢想將那些甜蜜的笑容裝進花瓶里,在窗臺上迎著陽光,在晨霧中綻開一抹醉人的芳華。踟躕的記憶的晨風里,讓漂泊的思緒,在生命的溫馨中升起一縷永恒的陽光。再用靈巧的手指劃破黃昏雨后的天空,美妙的足音驚醒氣勢磅礴的大山,而那些溫柔的笑臉則引來五顏六色的蝴蝶繞著時間
的河翩翩起舞,吟唱著一首主題為愛的歌。
夢醒時分,我微笑起來。
因此我想,這世界還是有真愛的。
曾在早上邂逅一個微笑,或一個輕輕的問候“早上好”,如同晨風綴滿了花香,又如聞著海風從遠方呢喃地吹來,尋覓的心靈便一下子安靜透徹了。那一瞬間,感動似千百朵香蓮點滴成露,暗香屬心,彌久愈醇。我發(fā)現(xiàn),在這樣一個輕輕的微笑里,也能隱藏這一片暖暖的愛意。
曾在傍晚攜了一身的倦意回家?粗棠躺n老的身影蹣跚著走來。我上前一個緊緊的擁抱,抱住的雖是瘦骨嶙峋,卻收獲了滿懷的溫暖,那一瞬間,愛意自那絲絲白發(fā)之間傳來直抵我心靈的柔弱處,不禁令人熱淚盈眶,我深切地知道,這是一條流淌著愛意的永恒的親情之河。
曾在陌生的街頭停下尋覓的腳步,看著一位癱瘓了的乞丐一點一點地移向捐款箱,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中不一雙骯臟的手伸向捐款箱,捐出了自己幾天來討來的一匝整理的整整齊齊的零票,淚眼模糊中,那個矮小的身影一點一點地消失在街道的盡頭,那一瞬間,愛感動你我,感動了人群,永存于世間。
曾在電視機前尋覓愛的影子,我看到,解放軍戰(zhàn)士在緊張地抗震搶險,民兵在風雪彌漫的道路上清理著車道,母親用自己的生命為孩子撐起一方生存的天空,老師用不倒的身軀護下了四個學生……那一瞬間,空氣靜止了,眼睛靜止了,一片純凈的大愛彌漫全身,彌漫世界。
……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愛,有足夠的堅強去寬容,有足夠的心情去為別人的快樂而高興,有足夠的善感之心去理解我們身邊的愛,那么,不必尋覓,愛從來沒有遠離過…… 總評與啟示:這是一篇記敘性的議論文,本文最大的特點就是作者善于設計,而我們同學往往在寫作時忽視了這一重要的步驟。沒有精心的設計便沒有精彩的創(chuàng)新。寫作時要首先謀篇布局,構思好行文脈絡,布置好詳略,再動手寫作!
廢墟上,挑起愛的大旗
2008年5月23日,溫家寶總理來到了四川綿陽市區(qū)臨時搭建起來的北川中學,并向受災學生們深情的說道:“今天,別人拯救了我們,照顧了我們。將來,我們學好了本領也要幫助別人,報答他們。這種互相幫助就是人世間的愛。我希望老師和同學們把這次地震作為一堂生動的課,銘刻在心,銘刻一生,永不忘記。”溫總理目光注視全場,伸出左手放在胸前。隨后,他拿起一支白色粉筆,在黑板的一側一筆一劃豎著寫下四個大字:“多難興邦”。
四個沉甸甸的大字,壓在我的胸口上。2008多難的一年!二月的新年“雪災”,三月的藏獨“打砸搶燒”,四月的火炬?zhèn)鬟f海外的“惡意阻擾”,五月,晴天一聲霹靂,四川發(fā)生了8級大地震!頃刻間,空氣凝滯,腦目空白,噩耗啊,潑著污水的“西禍”,狹著要命的“天災”!我多災多難的祖國,好不容易捱近百年期盼的“奧運”倒計時,為什么命運如此多舛,我情不自禁仰天朝著長空狂呼吶喊:世界不公,老天不公!
四川地震了,海內外的流言蜚語也來了,各種猜測加著“臆想”,什么“天譴”之說,“三峽大壩”是禍害之源之說,什么拒絕西方救援,就是拒絕“科學救助”之說,甚至把當?shù)剀娒褡畛踝园l(fā)自助的“徒手救援”行為,說成“頑劣愚蠢”、“落后意識”……如此種種。我不知這樣一撮人,這樣一撮標榜自己“愛心無限”、“人權第一”“精神價值高尚”的人群在發(fā)出這些胡言亂語的時候是否撫摸了一下自己一貫標榜的“愛心無限”。
災難發(fā)生以后,西方世界在中國看到了什么?他們不愿看到一幕發(fā)生了:一個在他們的眼里,整天亂丟垃圾,隨地吐痰,嚴重缺乏現(xiàn)代“文明”一族的“草根劣民”,正群情沸騰,爭先恐后,排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焦急的獻血隊伍!一支在他們眼里沒有人權的“鎮(zhèn)暴”武警隊伍,正赤手空拳,用他們蓬勃而年輕的生命,慨然不顧地動山搖的“余震”,爭分奪秒間,朝著四面八方的危墻瓦礫堆潮水般沖去!一個在他們眼里絕對“專制集權”的大國總理,在第一時間,第一需要安慰之時,身影居然出現(xiàn)在呼天搶地的受難家人面前,一句現(xiàn)場指令振聾發(fā)聵:怎么辦?是人民養(yǎng)育了你們,怎么辦?你們自己看著辦!一句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回答震撼了世界所有“人民”的心!
對比之下,我們在優(yōu)越的西方看到了什么?“卡特里娜”颶風掃蕩美國之后,“美國大兵”荷槍實彈地沖到了現(xiàn)場,他們不僅僅是來救災的,他們首先是來制止騷亂的。災難發(fā)生后,災民在饑餓中搶劫了近百家商店,抱怨、指責、分贓不均的斗毆……這又是一群怎樣的“搶劫暴徒”?我們看到兩天之后才姍姍來遲的幾乎已經無濟于事的空投食品,三天以后懸空游巡的“總統(tǒng)座駕”駕臨災區(qū)!幾天過后,美國的海灘上是滿目的餓殍遍野,浮尸漂流!我不禁睜大著惶恐的眼睛,這難道真的還是“高度文明”的美國嗎?
“汶川大地震”是一條涇渭分明的“真相”分界線,西方媒體在“殘酷事實”面前變成了“兩面烏鴉”。先是一片“噪雜”,后又一致“收聲”,這是他們最始料未及的可怕結果。面對井然有序的受災人群,面對奮不顧身的搶救隊伍,面對望不到邊際的志愿者,面對災難中殞身不恤的互相救助,面對廢墟下堅強不屈的一個又一個獲救的頑強生命,面對中國軍民在滅頂?shù)奶鞛拿媲八憩F(xiàn)出的大勇、大智、大韌、大助、大善、大愛……西方的CNN這只“烏鴉”撮鳥不得不轉而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沒有搶劫,沒有抱怨,只有在毀滅性災難發(fā)生之時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這是在這里(美國)從未被聽說過的!”5月19日,西班牙媒體世界報,經過幾天觀察后,作出了正面報道:“勿容置疑,這個民族表現(xiàn)出的精神與力量,將使她在前進的道路上,堅不可摧!”。
在如火如荼的中央電視臺夜以繼日地報道中,我們的華裔女精英,美國現(xiàn)任勞工部長趙小蘭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我不僅看到了民族抵抗災難,深藏的國家力量,而且看到了民間堅強的精神和求生的不屈意志!”。在這樣的災難報道面前又有多少人淚灑當場,他們相互傳誦著這不屈的意志,傳誦著這無限的大愛! 記住吧,愛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它可以讓天災止步,它可以讓對手封口,它可以讓一個民族無法阻擋地奮起!記住吧,我的華夏的子孫朋友們,記住總理的話——“多難興邦”,讓我們伸出同樣的黃色的手掌,在一片滿目蒼痍的廢墟上挑起一面愛的大旗! 總評與啟示:這是一篇精彩的時事評論。言語鏗鏘,義氣激昂,激蕩的情感熾熱鋪面,很適合熱血愛國青年的口味。設計此文重在引導大家關注一個嶄新的寫作方向——時評。在文體備出的高考滿分作文中,這樣一類的文章還是稀有之物,各位學子不妨練習一下!另外時事評論的寫作可以循照這樣一個思路:擺出文體→分析文體→闡釋貶褒→發(fā)出號召。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