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楊青霞 李星言 2016-09-21 14:00:21
問2
“全科開考”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范圍,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學”的傾向,引導學生打好共同基礎,確保義務教育的基本質量。
為防止增加學生負擔,這次改革進行了綜合設計。在考試內容上強調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在成績呈現(xiàn)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數(shù)、等級等多種形式呈現(xiàn),鼓勵有條件的地區(qū)實行“等級”呈現(xiàn),克服分分計較;在錄取計分科目的構成和數(shù)量上,要求在語文、數(shù)學、外語3科以及體育科目之外做到文理兼顧、負擔適度,不是把所有的考試科目都納入錄取計分總成績,沒有納入總成績的科目考試成績合格即可。同時提出,各地可針對不同學科的性質和特點,確定具體的考試方式和方法。
問3
如何保證綜合素質評價客觀真實?
《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試點地區(qū)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依據(jù)或參考。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實踐,各地初步建立了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這次改革又進行了完善:
一是在評價內容上,要求細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和要求,努力把黨的教育方針落實落細。
二是在評價重點上,強調反映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和突出表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特點。
三是在評價程序上,強調要做好寫實記錄、遴選典型事實材料、將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實材料進行公示、審核、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做到程序嚴謹,方便適用。
四是在結果使用上,實行誰使用誰評價,由高中學校根據(jù)學校辦學特色制定具體的使用辦法,破解唯分數(shù)。
在嚴格程序、評用分開的同時,還特別強調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監(jiān)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guī)違紀行為,保障客觀真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