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家長會想,我當年第一次學某個知識,也是完全沒有印象的。確實如此,但是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你現在還能記得的那些知識,要么就是經常用到,要么就是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被驚訝到了,或者說,第一次就明白的。那些靠記憶獲得的知識,往往忘記的最快。我高中生物就是這樣,當時覺得特別好,高考幾乎是滿分,現在連光合作用都不太記得了,更不要說細胞結構那些東西。有印象的其實是遺傳那塊,因為當時學的時候很清楚,遺傳的本質就是一人一個基因的組合,這個本質學明白了,自然就不會忘記。
那什么樣是"第一次"的感覺?我想,有兩種感覺都是對的,一種是覺得"好像什么都沒說,但是我懂了",所謂清風化雨,潤物無聲,你感覺沒有壓力,但是學會了一個東西;另外一種是"醍醐灌頂","原來如此"--似乎一百年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子全都明白了。典型的反應,就是"那這樣說來,XXX也是XXXX,XXXX也是,對不對!"所謂的"舉一反三",從來都不應該是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而是老師對自己的要求。
我們都知道"預習"很重要,其實"預習"就是典型的"第一次認知"的一個場景。隨著競爭日趨激烈,"提前學"已經從少數學生的自覺行為變成了一個大部分孩子都要遵循的學習方法。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就說六年級要升初一的孩子,看看各個做培訓的機構都盯著這個市場,就知道這一定是大家的需求。市場大,競爭激烈之后,難免良莠不齊,但是,認知的"第一次"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我想,如果能為孩子做點事情,能讓孩子舒服的獲得第一次對知識的認知,是件大好事。
主筆:李睿老師
2006年加入學而思,教授初中數學和高中數學。好未來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始終在教學一線,研究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過程。中國的應試教育水平,不是太高,而是太低。學習效率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在教學上,重視學生的參與和探索。系列文章《是什么導致了孩子之間學習的差別》在e度論壇上被廣泛閱讀與討論。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