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wǎng)整理了關于中考經(jīng)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以教材及大綱為準繩
中考出題時要求每一道題,無論大小,一定要在考綱上有相應的考點對應;其題意、描述、問題、解答都必須能夠在教材上找到援引。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側重。知識點的考頻,也可以在《考試大綱》上查到。
2、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側重
經(jīng)常某道題的考點羅列及援引要比考題本身要長,并且絕對不會出現(xiàn)超綱內容,這就要求命題人員要有極高的理論知識,不是簡簡單單說把考綱背下來就可以的。
3、創(chuàng)新與權威并重
整體來看,從出題到題目的標點符號,包括題目是否可能出現(xiàn)歧義,出題的順序都要反復商榷,命題組一般會有兩三個通宵不眠夜。
英語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短文填空、讀寫綜合還需要從近幾個月的國內外雜志中,幾百上千篇中,挑選出主題積極向上的、生詞量比較均衡的、語法涵蓋全面的文章,進行出題。
如果語文和英語的命題有一定的彈性,那么數(shù)學卷的命題特點只有一個:忠于課本。每道題必須要在課本教材里找到援引。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和側重。經(jīng)常某道題的考點羅列及援引比考題本身要長,并且絕對不允許出現(xiàn)超綱內容,否則必須砍掉。
4、難易度適宜,并且可以拉開檔次
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分數(shù)段,客觀題的得分率,一定要有具體的預測值,而且要對比往年。一般來說,所謂的“難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這個考量的。不過這個難易程度很主觀,平均分才是最客觀的。具體到數(shù)學這科,平均分誤差在三分以內。
對于命題組而言,考生個人分數(shù)不重要,群體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點,試卷出來,平均分也基本定了。根據(jù)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分數(shù)段,客觀題的得分率,一定會有具體的預測,而且會對比往年。
盡量不出怪題、偏題。命題人出題時會考慮該題對考生來說難度系數(shù)是否偏大,原則上不出怪題、偏題,主要在命題角度、方法、題型上下功夫。
5、要體現(xiàn)選拔性和區(qū)分度
那些讓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為難的題恰恰抓住了多數(shù)學生在某一知識點上的短處,即所謂“軟肋”,目的正是讓優(yōu)秀的學生脫穎而出。這也就是所謂的“區(qū)分度”。
中考是選拔性考試,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績分層,便于高中挑選。平時的測驗或模擬基本上是測試性考試,目的是檢測掌握知識的程度,查缺補漏。
因此,沒有深刻領悟、精做與中考平行的選拔性試卷,就常常會在中考中丟“不該丟”的分。
首先,要保持穩(wěn)健的心態(tài)。在高中學習期間,焦慮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應對焦慮的最好辦法是短暫有度的放松或發(fā)泄,再加上加倍的努力和認真。唯有奮斗可以戰(zhàn)勝情緒內耗。自我懷疑也可能常伴我們左右。應該認識到高考的賽道上唯一可靠的路標只有自己,超過從前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勝利。而沒有努力會是白費,搞不懂的題型就多做幾遍,背不上的考點就多背幾次。笨鳥先飛或許是偽命題,但日積月累的努力總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其次,要尋找適合的方法。沒有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切忌一味模仿他人,讓自己疲于奔命,而應該聽從老師建議,多與老師溝通,不斷調適,找到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不過,有一些基本原則是共通的:
第一做好學習規(guī)劃,不留漏洞很重要。我習慣于用小本子記下自己的待辦事項,需要整理的筆記、亟待補齊的漏洞、老師強調的重點等,時時提醒自己,日清周結。這樣既可以記錄自己的學習軌跡,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緩解焦慮,也可以防止健忘癥,提高學習有效性。
第二合理分配時間,學科均衡很重要。高考的賽道上最可怕的事情是“瘸腿”。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作為一個文科生,我把課余時間分成四份,兩份給數(shù)學,一份給地理,剩余一份給其他學科。如此安排,實際上是短板明顯之下的無奈之舉。但我深知,避短是揚長的前提,只有在短板上舍得花時間,同時在優(yōu)勢學科上不自負、不敷衍,避短與揚長雙管齊下,總分才可能有質的飛躍。
第三不要好高騖遠,扎實基礎很重要;A不牢,地動山搖。最后的時間里,務請再回首,回歸教材,扎扎實實掌握學科必備知識,完善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為核心的知識體系。科學處理作業(yè),相信老師,立足課堂,拒絕無意義的盲目刷題,不任性鉆進牛角尖,不感性專攻難題。
最后,要正確對待高考情境。在考場上,一定要有“人難我難,我不怕難;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信念,相信自己的知識儲備,做題不糾結,輕易不改動,心無旁騖,不要考慮考試結果,只要認真細心地完成試卷,勝利終將屬于我們。
編輯推薦:
2022年全國各省市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匯總
最新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shù)線等
中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中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