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20-02-26 18:00:42
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dāng)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4、靜摩擦力大小應(yīng)通過受力分析,結(jié)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6、滑動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7、應(yīng)用:
、爬碚撋显龃竽Σ亮Φ姆椒ㄓ校涸龃髩毫Α⒔佑|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
四、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
說明:①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谟行┣闆r下,可將杠桿實際轉(zhuǎn)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
2、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僦c: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用字母O表示。
、趧恿Γ菏垢軛U轉(zhuǎn)動的力。用字母F1表示。
、圩枇Γ鹤璧K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葑枇Ρ郏簭闹c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寫成公式F1l1=F2l2也可寫成:F1/F2=l2/l1
4、應(yīng)用:
名稱結(jié)構(gòu)
特征特點應(yīng)用舉例
省力
杠桿動力臂
大于
阻力臂省力、
費距離撬棒、鍘刀、動滑輪、輪軸、羊角錘、鋼絲鉗、手推車、花枝剪刀
費力
杠桿動力臂
小于
阻力臂費力、
省距離縫紉機(jī)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發(fā)剪刀、釣魚桿
等臂
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
不費力天平,定滑輪
五、滑輪
1、定滑輪:
、俣x: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趯嵸|(zhì):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2、動滑輪:
、俣x: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趯嵸|(zhì):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桿。
、厶攸c: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3、滑輪組
、俣x: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歡迎使用手機(jī)、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