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8-02 20:58:41
(十六)現(xiàn)代文閱讀類
考點說明:
(一)語句分析題
1.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yōu)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再評思想內(nèi)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么觀點,給你什么感受、啟迪、教育……
2.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nèi)容、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準確、生動)。
3.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4.議論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論點(或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或是所在段的分論點)以及議論文語言的特色。
5.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①點明題旨的句子;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總結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轉(zhuǎn)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⑤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tài)度及思想傾向等。同時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點。
指明語句所用的寫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體特征和名詞使用的準確性。
(二)問答題型、常規(guī)答題術語及技巧
1.社會環(huán)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shù)氐臅r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huán)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
2.自然環(huán)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xiàn)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特點;(2)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3)渲染氣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題。
3.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4.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用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要考慮的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于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解釋重點詞法,適用于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③變換句式法,適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p#分頁標題#e#
5.根據(jù)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采用1 2或1 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
6.根據(jù)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7.根據(jù)短文提出的觀點補充舉例:
(1)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準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2)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于夸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3)格式:人物 事例 簡短評價。
8.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人物 事情;
(2)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jié)、年代)、地點、環(huán)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nèi)。
9.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線索,借助文章中的過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詞語,表時間變化的語句,表地點轉(zhuǎn)換的語句,還要注意人物出場的先后順序。
10.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
A、"××"詞好在哪里?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余地,具有科學性。
11.說明文中的主觀題及其解答:
(1)對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簡明、準確的改寫。如:根據(jù)提示給事物下定義、文字圖表式處理、圖表文字化、簡要概述所舉例子等。
(2)對文中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補寫。如:加標題、結合語境補寫句子、對文章說明的對象按要求進行補充說明。
(3)聯(lián)系實際舉例說明。(要符合文段的說明中心的要求)
(4)對文章說明的現(xiàn)象提出合理化建議與設想。(要有科學性,切忌胡編亂造)
(5)對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行評說。(結合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特色來考慮)
12.識別或提煉中心論點、分論點:
(1)論點出現(xiàn)的形式和位置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標題、②★開頭、③★篇末、④論述過程中(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p#分頁標題#e#
(2)當碰到文中沒有現(xiàn)成的表達論點的句子時,盡管有一定難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準確理解全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據(jù)論題和論據(jù),參考作者要解決的問題,準確判斷和提煉作者的觀點,然后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達中心論點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較,找出最簡潔、最明確的句子。
13.仿照原文中表述論點(分論點)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個觀點:
(1)回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整體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再根據(jù)閱讀文章的啟示獲取獨特體驗,最后用規(guī)定的句式表述出來,并構成一個論點(分論點)。
(2)這種題目既考查聯(lián)想能力,又考查語言表達能力,還考查把握分論點與中心論點關系的能力。
14.開放性閱讀試題的解答:
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nèi)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chuàng)新有機地結合起來。
(1)要求根據(jù)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
(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
(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
(4)根據(jù)生活、學習經(jīng)驗,判斷優(yōu)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
(5)聯(lián)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xiàn)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設想;
(6)調(diào)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nèi)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nèi)的聯(lián)系(如理解選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學典型、名句等);
(7)發(fā)揮聯(lián)想、想像補寫有關內(nèi)容;
(8)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