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8-02 20:58:09
(五)為浪費"定罪",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李曉群)
①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需要解決不節(jié)約的問題,需要研究、治理和解決浪費問題。全面認識浪費問題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有助于解決浪費問題。因此,有必要對浪費的危害和影響進行全面分析,從而深刻地揭示出從經(jīng)濟、社會各個領域到生產(chǎn)、生活等各個方面浪費現(xiàn)象的嚴重危害。
②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這曾經(jīng)是人人皆知的響亮口號,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它的認識卻遠沒有這么深刻。有一幅漫畫,題為"兩只老虎不一樣",生動地反映出人們對貪污和浪費的不同認識。畫中兩只同樣的吊睛白額大蟲,一只披枷帶鎖,愁眉苦臉,淚眼汪汪,人人喊打;另一只張牙舞爪,理直氣壯,得意洋洋,被人視若寵物。這前只老虎叫"貪污",后一只名曰"浪費"。兩只老虎不同的地位和待遇,生動地反映出人們對貪污和浪費的不同態(tài)度。老虎都會害人,披枷帶鎖的貪污老虎已引起人們警覺,而被人視若寵物的浪費老虎,往往被人忽視,放松警惕,不加防范,可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從貪污和浪費所造成的惡果來看,都是對國家和個人財產(chǎn)的侵犯。貪污者和貪污行為受到人們的痛恨,貪污犯要受到法律的審判,因此,畫中貪污老虎受到懲罰的形象是逼真的,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但是浪費老虎也是栩栩如生,它生動深刻地反映出浪費行為不被人們所認識和憎恨,不受法律制裁而逍遙法外的形象。
③問題還在于浪費者麻木不仁,理所當然;旁觀者習以為常,漠不關心,有些浪費甚至是"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習慣成自然,普及發(fā)展為"全民運動",形成浪費型的家庭、企業(yè)、城區(qū)和社會。對于浪費的認識偏差,使得浪費的危害增大了。如果評價一個人,說他的能力差,他會面紅耳赤,心中不滿;說他貪污,也許會跳起來辯駁,同你拼命;但是如果說他浪費多大,他卻可以若無其事,泰然處之,不屑一顧。"家大業(yè)大,浪費點沒啥",
④甚至有人標榜浪費做法是自己工作"有氣派"、"大方"、"有大將風度"、不"小家子氣"等,不以為恥,反引以為自豪。事實上,人們常聽到有"貪污犯"這個罪名,卻很少見到"浪費犯"這個名詞;可以看到各級別的反貪局,但卻少有反浪費的專門組織機構(gòu)和研究機構(gòu)。但二者相比較,浪費是國家、集體和個人財產(chǎn)損失的重要形式。貪污主要發(fā)生在金錢和物質(zhì)方面,而浪費則可能隨時隨地發(fā)生,使本應獲得的成果喪失。浪費問題具有普遍性,浪費既可以在人力、資金和物質(zhì)方面,也可以在知識、科技和管理等諸方面發(fā)生。我國浪費現(xiàn)象十分嚴重,大量觸目驚心的事實表明,浪費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甚至愈演愈烈。如果把浪費比作一種病,浪費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見病、流行病、傳染病,浪費幾乎成為目前的一大社會公害。 #p#分頁標題#e#
⑤浪費并不是中國的專利,浪費行為是人類社會存在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到了現(xiàn)代,由于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活動方式的多樣化,活動影響的加深,浪費問題也越來越復雜起來。與此相應,現(xiàn)代社會形成了新的節(jié)約意識和效益觀念,也產(chǎn)生了新的浪費問題。浪費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每一個要求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國家、地區(qū)、部門、單位、以至家庭和個人,都無法回避這個問題。或是受其危害影響發(fā)展緩慢,或是清除、減少和預防浪費,人盡其力,物盡其用,走在時代的前面?v觀歷史,"奢侈之費,甚于天災","歷覽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浪費觀念和浪費行為阻礙著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延誤著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我們甚至可以把浪費大、效率低比作橫亙在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道路上的兩座大山,或是兩大包袱,不搬掉它們,不拋棄它們,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就將步履艱難。不解決嚴重的浪費問題,就不能建成節(jié)約型社會,只有解決了嚴重的浪費問題,才能走向節(jié)約型社會,進而構(gòu)建和諧社會。
⑥我國許多政策法規(guī)中,都涉及到制止浪費、厲行節(jié)約這一內(nèi)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四條中明確規(guī)定"國家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時至今日浪費現(xiàn)象依舊這樣普遍,這樣嚴重,甚至愈演愈烈,有許多浪費現(xiàn)象是屬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明知故犯,無法無天。為什么做不到令行禁止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立法不健全,缺少約束、制裁浪費行為的專門法律規(guī)定。腐敗和浪費都是犯罪,對于腐敗有法處治,對于浪費造成的損失卻仍因為缺少專門法規(guī)而難以處理。為制止浪費行為,我們已經(jīng)采取了思想教育、行政處罰、經(jīng)濟制裁等多種必要的手段,但是浪費現(xiàn)象還往往制止不住,蔓延發(fā)展。因此,制止浪費,從浪費到節(jié)約的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既要采取思想教育、行政處罰、經(jīng)濟制裁等必要的手段,還要加強法制建設,運用法律方法。在反腐倡廉活動取得進展的同時,我國浪費問題將亟待研究和解決。學習借鑒反腐倡廉《實施綱要》,還應該研究制定反浪費方面的專門法律,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浪費問題的相關體系!斗蠢速M法》及配套法規(guī)的制定和實施,將會讓對浪費行為和后果的懲治有法可依,讓浪費有罪深入人心,讓浪費真正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從而減少和預防浪費,增強全民節(jié)約意識,這是一項有巨大潛力的、大有可為而又具有現(xiàn)實可行性的工作,預期可以產(chǎn)生較大的、間接的和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有助于逐步建立起我國節(jié)約型的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和消費結(jié)構(gòu),走向節(jié)約型社會,構(gòu)建和諧社會。
20.作者的觀點是:。
21.第④段最后一句中加點的詞語若刪去,表達效果有什么變化? #p#分頁標題#e#
22.第⑤段劃線句運用了比喻論證,其作用是什么?
23.要制止浪費,作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24.請結(jié)合校園里的浪費現(xiàn)象,擬寫一條厲行節(jié)約的標語或廣告語。
(六)文學生活五十年(巴金)
我是一個不善于講話的人,有感情無法傾吐,為了讓我心上燃燒的火噴出來,于是我寫了小說。
我不是文學家,但是我寫作了五十多年。我從小就喜歡讀小說,有時甚至廢寢忘食,但不是為了學習,而是拿它們消遣。
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個所謂"上等人"和二三十個所謂"下等人"中間度過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環(huán)境里我接觸了聽差、轎夫們的悲慘生活,在偽善、自私的長輩們的壓力下,我聽到年輕生命的痛苦呻吟。我離開舊家庭就像摔掉一個可怕的黑影。
我二十三歲從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尋一條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說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說救自己,倒是真話。當時我有感情無法傾吐,有愛憎無處宣泄,好像落在無邊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顆心無處安放。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區(qū)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層樓上,過去的愛和恨,悲哀和歡樂,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掙扎,一齊來到我的筆端,我寫得快,我心里燃燒著的火漸漸地滅了,我才能夠平靜地閉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給解開了,我得到了拯救。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紙筆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這顆年輕的孤寂的心。
我在法國學會了寫小說。我忘記不了的老師是盧梭、雨果、左拉和羅曼?羅蘭。我學到的是把寫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作品交給讀者評判。我本人總想堅持一個原則,不說假話。除了法國老師,我還有俄國的老師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和高爾基,我的中國老師是魯迅。我的作品或多或少地受到這些作家的影響。我曾在《說真話》里寫過:"我相信過假話,我傳播過假話,我不曾跟假話做過斗爭……"在《懷念胡風》中寫過:"我對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為之吧),也感到惡心,感到羞恥。今天翻看三十年前寫的那些話,我還是不能原諒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諒我。"但是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師是生活,是中國的社會生活,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為作家。
一九二八年年底我從法國回國,就在上海定居下來。我和一個朋友住在一起。我自小害怕交際,害怕講話,不愿同外人接洽,外人索稿總是找我的朋友。所以:"我是靠友情生活到現(xiàn)在的。"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我離開上海去南方。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我的筆從來不曾停止。我的《激流三部曲》就是這樣寫完的。在那些日子我不得不到處奔波,也不得不改變寫作方式。在一些地方買一瓶墨水也不容易,我就在皮包里放一錠墨,一支筆和一大疊信箋,到了一個地方借一個小碟子,倒點水把墨在碟子上磨幾下,便坐下寫起來。有時沒有電燈,我就找一小節(jié)蠟燭,可是文思未盡,燭油卻流光了。我多么希望能再有一節(jié)蠟燭讓我繼續(xù)寫下去。 #p#分頁標題#e#
"四人幫"滅亡后,我拿起了筆,我興奮,我愉快,我覺得面前有廣闊的天地,我要寫,我要多寫?墒橇艚o我的只有幾年的時間,我今年已七十六歲。我制訂了五年的計劃,我要寫兩部長篇小說,一部《創(chuàng)作回憶錄》,五本《隨想錄》,翻譯亞?赫爾岑的《回憶錄》。我只愿意做一個寫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作家,也算是對我五十幾年的文學生活的一個交代吧。
我曾經(jīng)說過:"我是從探索人生出發(fā)走上文學道路。"我開始讀小說是為了消遣,但是我開始寫小說絕不是為了讓讀者消遣;我不是一個文學家,我只是把寫作當做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思想有種種的局限性,但是我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聲。我說過:"讀者的期望就是對我的鞭策。"
"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上,愛祖國、愛人民、愛真理、愛正義,為多數(shù)人犧牲自己;人不單是靠吃米活著,人活著也不是為了個人的享受。"--我在那些作品中闡述的就是這樣的思想。
(節(jié)選自《巴金自傳》有刪改)
25."我覺得你們把人們的心拉攏了,讓人們相互理解。你們就像是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這是巴金在《憩園》中寫到的讀者對作家的期望,顯然他自己出色地做到了這一點。請從文本中找出四點依據(jù)。
26.有人說:"傳記文學之所以作為一種偉大的文學形式存在,并不是簡單地記錄了傳主的生平。"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
27.巴金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可在這篇自傳中,巴金一再強調(diào)"我不是一個文學家",巴金為什么這樣說?
28.結(jié)合巴金所說,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自我評價?說說你的理由。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