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學習方法:概念教學的分析
1 目前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往往削平思維梯度,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概念教學中,教師仍習慣采用講述的方式直接給出定義,直接進入抽象概括階段,對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輕描淡寫、甚至一筆帶過。
學生對學習概念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背誦,對概念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對生物學的學習停留在一個較膚淺的層面,思維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也受到局限,阻礙了學科教學的實效性。
2 對生物學概念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
2.1 傳統的教學方法制約了概念教學的發(fā)展
在概念教學中,教師過于關注概念的結果,而忽略對概念形成的介紹。教師引入新概念的過程過于簡單,忽視對定義表述的詮釋就匆忙轉入練習。這樣做將導致:(1)新概念的引人不能以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為基礎,不能較好地納入學生原有知識結構,導致了部分學生學習興趣偏低,學習缺乏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產生畏難情緒。(2)學生對概念缺乏實質性理解,對某些概念的認識容易出現偏差。如學生容易將“非生物環(huán)境”錯誤的等同于“自然環(huán)境”或是“非生態(tài)環(huán)境”;將“呼吸作用”與“呼吸運動”混為一談。(3)急功近利的學習方式不能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生物學的方法,培養(yǎng)其生物學科學思維能力,提高其生物學科素養(yǎng)。
2.2 學生對概念的機械記憶,使概念學習停留于表面
學生對概念的學習缺乏真正的理解與思考,習慣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將出現遺忘或是自然衰退,對概念似是而非的理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對植物細胞的學習,植物細胞具有特殊的細胞結構,像葉綠體和細胞壁等。由于學生多采用背誦等機械的記憶方式,并未對植物細胞的結構有真正的理解,不能區(qū)分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不同,有部分學生產生混淆,教師在檢測時發(fā)現學生會將植物有別于動物細胞的結構錯記成“線粒體”,或者“葉綠素”等。
2.3 前科學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學生對概念的正確建構
由于認知水平所限,或者日常生活經驗的局限,學生對一些生物學概念存在著混淆或是錯誤的認識,對生物學概念的形成產生干擾。學生不容易通過內部的、本質的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屬性來理解科學概念。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給學生概念學習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自己建構概念,從而提高其學習能力。如果學習之前,教師沒有進行足夠的調查和了解,再加上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學模式,學生對概念理解上的偏頗,未必能立即反饋給教師,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在概念的理解上產生偏差,如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為“光合作用”只發(fā)生于白天,因為需要陽光,而“呼吸作用”只有晚上才產生。、
3 改進概念教學的實驗研究
實驗對象為兩個情況相近的班級: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學七年級(10)班作為實驗班,七年級(14)班為對照班。這兩個班學生的入學成績和年齡情況都很相近。在實驗班七年級(10)班,教師充分保證概念教學的課時,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在對照班七年級(14)班,按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主要采取講授法結合練習題鞏固來進行概念教學。
3.1 研究方法
測試法、觀察法、訪談法。
3.2 數據與結果
兩學期中兩班成績統計見表1。
由表1可知:上學期期中考試,實驗班從各項指標上比對照班稍微要強一些,但無明顯差異,大致相當;但是實驗班下學期期末考試的指標比對照班明顯要強,只有優(yōu)秀率的差異變化幅度相對小些。這說明對相當一部分中等或中等以下生來說,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可以看出,對于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影響相對小些,而對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生,這個差距正在越來越大。
從兩班學生平時學習生物學的情況來看,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實驗班的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越來越高,表現為上課認真,積極提問,一些成績原來不夠理想的學生也對學生物有很高的熱情,成績也有明顯的進步。而對照班的學生不喜歡提問,不喜歡問為什么;有的成績差一些的學生就幾乎放棄了學習。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