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紫涵 2015-09-23 09:41:31
市教育局昨日召開媒體見面會,表示:還沒有把藝術素質測評量化為中考分數的準備。用大白話說,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和體育中考不一樣。此外,“藝術素質測評不是藝考”。
教育部門再次重申,社會藝術考級、藝術競賽的等級名次證書,不能直接作為藝術素質測評的依據。
上月底,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驗區(qū)名單,全國有102個市(州)、縣(區(qū)),福建有五個,廈門是其中之一,從今年起試點實施,強調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含中職)的全體學生。由于培訓機構的推波助瀾,在家長中引起恐慌。家長抱怨說,這是把孩子推向培訓機構。
市教育局表示,今年年底將出臺廈門的藝術素質測評方案,將考慮城市和農村的差別。中小學藝術素質測評也不會一下子全面鋪開,將會選擇部分試點學校。
如何讓藝術素質測評不至于淪為“走形式”,或許是教育主管部門要思考問題。
市教育局體衛(wèi)處昨日回答了藝術測評的幾個焦點問題。
1、為何要測評?
為了推動學校對藝術教育重視
市教育局昨日解讀了教育部的文件,指出,建立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制度,是檢驗學校藝術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改進和加強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用大白話說,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學校對藝術教育的重視,開足開起課程,不要擠占音樂和美術課。
2、怎么測評?
音樂、美術課的出勤率也算
按照教育部規(guī)定,藝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由基礎指標、學業(yè)指標和發(fā)展指標三部分構成,總分100分+10分附加分,最后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見附表)。
市教育局重申,藝術素質測評不等于藝考,藝術素質測評更多的是對過程的記錄。按照教育部發(fā)布的測評指標體系,音樂、美術課的出勤率也能算分,參加學校的課外興趣小組也算;至于對音樂和美術的掌握尺度,都只要求“基礎”。譬如說,上了音樂課,會看五線譜,會唱歌,至于唱得好不好,不是很重要。
3、和中考、高考有何關系?
還沒有將藝術素質測評量化為中考分數的準備
家長們最關心的是藝術素質測評和中高考的關系。按照教育部的說法:學校要如實記錄每一名學生的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初中和高中階段學校學生測評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有的培訓機構趁機斷章取義,散布藝術素質測評也將和體育中考一樣,納入中考的消息。
市教育局昨日明確表示,還沒有將藝術素質測評量化為中考分數的準備。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和體育中考完全不同。目前我市中考綜合素質評價是報考達標學校的“門檻”之一,譬如說,要報考省一級達標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的六個維度要全部良好,用等級呈現。但是,實事求是地說,這一評價在中考中真正發(fā)揮的作用,其實沒有想象中的大。
至于藝術素質測評和高考關系,除非這項試點普及到各地市,否則,就沒高考什么事。
4、“校外學習”是否指到培訓機構培訓?
兩者沒有關系,具體指學生參加藝術活動、欣賞演出等
在教育部的測評指標體系中,有一項得分項目是“校外學習”,即自主參加校外藝術學習、參與藝術實踐的情況。很多家長誤認為,這就是要將孩子推向培訓機構。
市教育局表示,根據測評辦法的文件界定,“校外學習”不包括學生接受的家庭藝術教育,也不包括學生參加的社會藝術培訓機構或個體培訓者所組織的藝術培訓,而只是學生“參與社區(qū)、鄉(xiāng)村文化藝術活動,學習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藝術,欣賞高雅的文藝演出和展覽等”,譬如說,去看場畫展、聽音樂會,都算。
5、“藝術特長”是不是藝術考級?
藝術考級結果不能算藝術特長
教育部測評指標體系還有一項加分項目是“藝術特長”,市教育局強調,藝術特長的界定是:在學,F場測評中展現的某一藝術項目的特長(包括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戲曲、繪畫、書法等),換句話說,社會藝術考級、非教育部門舉行的藝術競賽的等級名次證書等,都不能直接作為藝術特長測評的依據。
有家長認為,如果學校沒有提供特長學習的平臺,這其實也在間接地把孩子推向培訓機構,市教育局表示,試點學校將會有相關平臺,更重要的是,這只是一個加分項目。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