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若冰 2014-05-29 12:54:15
假期,姑爹、姑奶、媽媽和我一同去游覽了南京秦淮河。秦淮河原來叫“淮水”,據(jù)說,秦始皇游歷南京,聽術(shù)士說這里王氣逼人,為保其皇位,便下令拓開淮水,泄其王氣。此后,人們便稱此河為“秦淮河”。
自東吳金陵建都,歷經(jīng)隋、唐、宋、元、明、清,秦淮河兩岸一直商賈如云,文人雅集,是南京最繁華的地帶,千百年來留下許多歷史遺跡。
晚上7點,我們乘坐畫舫,夜游秦淮。畫舫剛一轉(zhuǎn)身,我眼前突然一亮,迎面便是一塊巨大的照壁,照壁上二龍戲珠的圖案栩栩如生,有幾丈高,幾十丈寬,不愧為天下第一照壁,閃爍的霓虹燈鑲嵌在四周,更顯得金碧輝煌,成為秦淮風(fēng)光帶的醒目標(biāo)志物。
畫舫緩緩地在水面行駛,天色漸暗,燈火漸明,水面上波光粼粼,河水蕩漾著芭蕉和夾竹桃的倩影。不一會,畫舫就來到了白鷺洲公園,這原是朱元璋賞給開國元勛徐達的園林。徐達生活簡樸,將此園林改造為菜園,但其后裔又將菜園恢復(fù)園林舊貌,亭臺樓閣,奇花異草,珍禽怪石,琳瑯滿目,笙歌艷舞,充斥其中。我們畫舫經(jīng)過的風(fēng)雅白鷺有一座彩橋,相傳這就是當(dāng)年“選美”的地方,洲內(nèi)還有秦淮名妓馬湘蘭的故居。達官貴人在掌權(quán)之后,燈紅酒綠,醉生夢死,全不顧百姓的生活疾苦,這樣,政權(quán)的消亡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繞行白鷺洲公園一周,畫舫向東水關(guān)遺址緩緩駛?cè),半道上?jīng)過桃葉渡和吳敬梓故居。桃葉渡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和他的愛妾桃葉幽會的地方。吳敬梓是安徽人,家道中落后,舉家遷至金陵(現(xiàn)今南京)生活了18年,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聞名世界的《儒林外史》。說起來秦淮河一帶的文化名人,那可真是如星斗閃爍:三國的諸葛亮,唐朝的李白、王昌齡、劉禹錫,直到民國時期的陳獨秀、朱自清、俞平伯,都在這里留下足跡和墨跡,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至今還為后人所推崇。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同題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更是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遠處河兩岸依依的垂柳和高懸的一串串大紅燈籠在向我們招手,潺潺的秦淮水也好似催促我們前行。夜霧升起來了,“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意境更使我們忘情。
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中華門城堡,夜幕中,城堡高高矗立,氣勢十分雄偉,朦朧中,城墻上的陶塑戰(zhàn)士依稀可見。據(jù)說,城墻內(nèi)有一處藏兵洞,可容士卒3000余人,也可儲備糧食,可以想見,那是多么大的規(guī)模!遇有戰(zhàn)事,三千士兵蜂擁而出,刀光劍影,狼奔豕突,那是一幅多么壯觀、慘烈的場景。
50分鐘后,移船靠岸,已經(jīng)是滿街燈火了。商店鱗次櫛比,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各色風(fēng)味小吃在空氣中飄散著濃香。一路上,我無心欣賞街景,我的心仍然沉浸在秦淮河里。中華民族的歷史,她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千百年來在這里演繹,她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見證。南京人稱秦淮河為母親河,那么我也可以說,她是中華民族一位嬌美的女兒。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