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中考網(wǎng)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shù)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資源庫 > 初中教案 > 初二語文教案 > 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30 詩四首(5)

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14-03-13 10:51:58

中考真題

智能內(nèi)容

  教學建議

  一、要指導學生朗讀這五首詩,要求能正確背誦、默寫。

  二、教學古詩,要著重引導學生領(lǐng)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對詩句含義適當講解,不宜作繁瑣分析。

  三、關(guān)于古詩教學的建議。

  性情的涵養(yǎng)和想像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項目……涵養(yǎng)和培植必須有所憑借,而最好的憑借便是詩歌。……讓他們(指學生)與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觸(那所思所感雖是古人的,可是歷久常新,仍然使后人感到親切),涵養(yǎng)和培植的收效自當更多。

  ……

  一些不易了解的詞語,當然要由教師先給講明;其余的最好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詩歌的意義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單就字面解釋,就同胡亂嚼橄欖一樣,沒有多大滋味;通過字句體會情趣,滋味才雋永。體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兒:第一,在于透徹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去推見詩人的經(jīng)驗。這兩層功夫,小學生當然未必能夠到家;但是必得讓他們試著去做。體會得確切,經(jīng)教師給他們評定,他們便有自己發(fā)現(xiàn)的愉快;體會得不對,經(jīng)教師給他們糾正,他們的印象就比隨意聽講深切得多。每首之后附有解說,是供給教師參考的。先讓學生自己體會,然后教師與他們討論,給他們指導,討論和指導的方法大致如解說。我們并不希望教師按照解說,全部講給學生聽。學生體會出來了的,當然不必講。他們說的話雖然與解說不同,意義卻彼此一致,教師也可以不講,不必拘泥于解說。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像力;如果抓住精要之點,指點一兩句話也許就足夠了,不一定需要繁復冗長的講說。

  每首講授之后,最好讓學生熟讀。這與他們自己的體會和教師的指導有關(guān);二者都做到了家,他們便嘗到詩中的滋味,不待強迫,他們自然樂于熟讀。熟讀了的詩歌,在休閑時間復誦一回,像他們常常唱一回歌一樣,對于他們心靈上的補益是無限量的。

  (葉圣陶《小學生詩選·序》)

  有關(guān)資料

  一、《歸園田居》賞析(徐克強)

  歸園田居五首

  陶淵明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棄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晉義熙二年,亦即淵明辭去彭澤令后的次年,詩人寫下了《歸園田居》五首著名詩篇。這是詩人辭舊我的別詞,迎新我的頌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變化,它所表現(xiàn)的精湛圓熟的藝術(shù)技巧,不僅為歷來研究陶淵明的學者所重視,也使廣大陶詩愛好者為之傾倒。

  《歸園田居》五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其所以是如此,不僅在于五首詩分別從辭官場、聚親朋、樂農(nóng)事、訪故舊、歡夜飲幾個側(cè)面描繪了詩人豐富充實的隱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發(fā)的感情而言,是以質(zhì)性自然、樂在其中的情趣來貫穿這一組詩篇的。詩中雖有感情的動蕩、轉(zhuǎn)折,但那種歡愉、達觀的明朗色彩是輝映全篇的。

  有的論者很樂于稱道淵明胸中的“無一點黏著”,其實,“黏著”還是有的。即以淵明辭官之際寫下的《歸去來兮辭》而論,不也還有“奚惆悵而獨悲”之句嗎?就是說,他心中總還難免有一絲惆悵之感的。真正純凈的靈魂不會是與生俱來的(盡管詩人一再宣稱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而是在不斷地濾除思想雜質(zhì)的過程中逐漸變得澄澈的。

  正如一個人不愿觸及心中的隱痛那樣,詩人在《歸園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剛剛從其中拔脫的污穢官場。“誤落塵網(wǎng)中”,就很有點引咎自責的遺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則不是幾次出仕時間的累計,而是在對自己整個前半生的搖擺、癡迷表示深沉的懺悔。然而,今天畢竟如愿以償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釋然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guān)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wǎng)官方服務(wù)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shù)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shù)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shù)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shù)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