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13 10:47:11
小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可以說是一級一級臺階走上來的,小學畢業(yè)了,在暑假里搖身一變,成了中學生了,有的稱初中一年級為七年級,不過從六年級到七年級的這一級臺階比起前面的臺階要高多了,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將經歷學習生活的一次大跨越,初中相比較小學,在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到課程設置、教育教學要求、教育教學方法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面對這許多變化,會有許多不適應,作為家長應該了解從小學到初中的這許多變化,幫助孩子順利跨上這個有點高的"臺階".
1從環(huán)境變化看學生到了初中立即會感覺到的是校園環(huán)境變了,天天接觸的同學和老師一下子變了,特別是教師不僅都是陌生的,而且不像小學里只有幾個教師給自己上課,中學里一門課一個老師,加上課程門類又多,老師像走馬燈似的,真讓學生有點應接不暇,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陌生感。學生活動的范圍比小學大,與社會接觸的時間也多了。
2從管理方法看小學對學生管得嚴,指導得細,采用教師評價方式指導學生,從上學到放學,學生基本上都在教師的視線下;中學的管理則逐步向自我管理、制度管理過渡,要求學生為集體承擔義務和責任,中學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這樣一部分學生往往會產生錯覺。認為中學管得松,從而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3從教學內容看從小學到初中,課程門類突然增加,教材內容多,跨度大、要求高。就拿語文來說,小學六年級的一冊書約五萬字,而初一的一冊書就達十四萬字,初二更達到十八萬字(課本比小學的厚,課本里的字比小學的。,而且初中的篇目多、篇幅長,文體種類多,在小學里,一篇課文,語文教師往往要上兩到三節(jié)課;而中學老師面對一篇篇幅比小學長許多的課文常常一兩節(jié)課就結束了。學生進入初一后,往往會因為驟然增多的學習科目、內容和較長的學習時間而感到學習任務加重,產生緊張、懼怕心理。
4從教學方法看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示范和重復比較多,學生的學習基本是模仿和記憶,以聽講為主;中學教師的教學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又要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除記憶外更要思考和理解,初中課堂上學生的多種感官都要同時參與活動,要有一邊聽講、一邊看書、一邊思考的本事。進入初中,自習課對于學生來說也是比較新鮮的,如何把握自習的時間學會自我學習很重要。
5初中和小學的評價標準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小學考試得了80多分是比較差的,一般都在90分以上,而初中考試的班級平均分一般只有70多分(初一時會高一點),90分以上的往往只是鳳毛麟角。學生往往會覺得我比小學化的功夫多,成績反而比小學差,如果不及時給與指導,有的就會喪失信心。
6從生理和心理方面看小學到初中不僅在生理上處于個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而且在心理上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青少年的身體發(fā)育并不呈直線上升,一般以12-18歲為青春發(fā)育期,青春期的特點是生長的速度突增,是生長發(fā)育的第二個高峰。青少年時期的身高、體重逐漸接近成人,機體各系統(tǒng)、器官也漸漸發(fā)育成熟,思維能力活躍,記憶力最強,從初中開始了一生中長身體、長知識和心理發(fā)育最主要的時期。青春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青春期既是長身體、長知識、立志向的黃金時期,也是容易出問題的危險時期。它是人從幼稚、朦朧走向成熟的時期,必然帶來心理的動蕩,必然面臨著新的人際交往的適應問題。許多走向歧途的人初次罪錯的年齡就是在青春期。所以對青春期的關注,就是對人生關鍵期的關注。
長期以來,對教師教學的要求強調領會教學大綱、駕馭教材較多,因此教師鉆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學生思維活動較少,因而選擇適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教法也少。實踐證明忽視了"學","教"就失去了針對性。教學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特別是初一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科目少、知識內容淺,并多以教師教為主,學生所需要的學習方法簡單。
進入中學后,科目增加、內容拓寬、知識深化,尤其是數(shù)學從具體發(fā)展到抽象,從文字發(fā)展到符號,由靜態(tài)發(fā)展到動態(tài)……學生認知結構發(fā)生根本變化。加之一部分學生還未脫離教師的"哺乳"時期,沒有自覺攝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學生因不會學習或學不得法而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開始陷入厭學的困境。這也往往是初二階段學生明顯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視對初一學生數(shù)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