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10-27 09:11:38
我對于傳統(tǒng)節(jié)日,一向是一知半解的,也不知懶惰和主觀因素哪個占得更多。比如重陽,我對于個日期來源以及大致要做些什么事,還是明白一些的;至于具體到做這些事的細節(jié),便是一問三不知了。
重陽,因陰數為六陽數為九,又稱重九。顧名思義,是在每年的陰歷九月初九。起源的傳說有很多,我對“恒景殺魔”版更為相信些。這個傳說也比較符合中國古代多數節(jié)日的起源:山里或者海里林里出了個妖或者魔禍亂人間,一個少年或者少女提劍或者刀殺之,于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為了永遠銘記這英雄出少年的壯舉就把當年做的事一年年延續(xù)下來云云。這樣的傳說是典型的面包加大棒記憶法,過節(jié)有吃有喝還有恐怖故事聽,更容易記住和傳承。
登高遠游,配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便是在重九日主要所做的事。茱萸自然是做作邪用,也是受到了那個傳說的影響。但凡糕點,在漢族文化中都有高升之意,也是比較受歡迎的節(jié)日食品之一。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對吃什么很重視,當然民以食為天,這并沒有什么不好。但同時卻把另外的活動給忽視了。比如這些年重陽有登高習慣的人是少之又少,倒是很多人的“過節(jié)就該放開肚皮”想法愈發(fā)根深蒂固。過節(jié)是為了銘記,但銘記的方式卻已變了味。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王維在某年重陽作的兩句詩。出門在外,離家萬里,睹物思人,逢年過節(jié)即使是只看到塊磚片瓦關于明月愁思的往事,都會讓人靜靜回首,悠悠憶起當年,想到那千里之外的濃濃親情。一個我忘了姓名的歌手唱道:“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xiāng)的人兒,漂流在外頭。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xiāng)沒有烈酒,沒有問候。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彈指間依稀可見千百年前王維低吟的憂傷,一年年重演。有時想,這歌與張行的“故鄉(xiāng)的云”一般,我都認做是流浪歌手的歌曲,自然不是字面上的流浪。惟有覽盡滄海桑田的人才能真正從喉間宣泄出這幾曲,然后繼續(xù)走下去。很像傳說中的一種職業(yè)――歌行者,且歌且行,且思且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