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匿名 2009-10-10 09:47:48
三、不倫不類的文體“創(chuàng)新”
堅強的底線
◇ 一考生
今天,××論壇異常熱鬧,為什么呢?因為有眾多知名版主云集,他們來自古今中外,紛紛就大科學家霍金先生提出的“堅強的底線”這一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樓主:霍金
剛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我是多么高興呀,可隨后被無情地告知我已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好像正欲怒放的鮮花被風雨折彎了腰?晌也]有放棄,我堅強地生存了下來,不斷探索黑洞,并取得了成功……堅強,有沒有底線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一樓回復者:張海迪
……
二樓回復者:史鐵生
……
三樓回復者:屈原
……
N樓回復者:我
的確,堅強是有底線的,我們都應該像這些歷史人物一樣堅守堅強的底線……
點評與啟示:該考生的這種“網(wǎng)絡論壇體”給人的感覺就是:用怪異的形式來掩飾內容的蒼白?忌赡苓B“底線”的內涵都沒有搞明白,就連忙使出了“乾坤大挪移”的功夫,將話題引向了自己平日寫過的“堅強”類的話題上去,于是把古今中外的名人“請來”幫忙大話“堅強”,草草地拼湊成一篇作文。這種寫作方式,看似“創(chuàng)新”,實則瞎拼亂湊,而且文不對題,內容空洞,滑稽可笑,沒有一點“技術含量”,只能讓閱卷人心生厭惡,文章得低分也就無足奇怪了。
四、有悖常理的反彈琵琶
理解,真是把殺人的好刀
◇ 一考生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理解萬歲”,把“理解”升格到了與古代的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
皇帝是種嗜血的動物,與皇帝同為“萬歲”的理解也是如此吧?
提起理解,那么多人會椎心泣血地叩問蒼穹:“為什么,為什么沒有人理解我?!”那么多人因為不被理解而從高樓上跳下,做自由落體運動,最終化作一張照片;那么多人為獲得別人的理解也從高樓上跳下,做自由落體運動,在血泊中欣慰地含笑死去,只為獲得那些不理解他的人的理解……
好個“理解”!世世代代,讓多少大好兒女倒在了血泊之中!
那個忠肝義膽的荊軻,為了獲得燕太子丹的理解,放棄了即將到來的最好時機,一時意氣,貿然出擊,終致身死國滅;那個名傳千古的伍子胥,用一個“理解”枉殺了多少傾心幫助他的好人……有多少臣子理解君王?又有多少君王理解臣子?結果終歸是,不理解是死,理解了亦是死,全都以自己的鮮血飼養(yǎng)那柄叫做“理解”的寶刀。
理解,真是把殺人的好刀!
為什么要讓別人理解,又如何去理解呢?即使被別人理解,又能怎么樣呢?理解了,真的就能萬歲嗎?想想吧,你的思想完全被別人掌控,不是可怕得緊么?
理解,真是把殺人的好刀!
活得好好的,干嗎要別人來理解?理解了又如何?
親愛的同學們,咱們可都是二十一世紀的新人了,你還需要理解嗎?
哈哈,理解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點評與啟示:本文是以“理解”為話題的一篇作文。大多數(shù)同學都圍繞這個話題談理解的重要性,如“理解是一種品味,是對內心的詮釋,是對心靈的呼喚;理解就像是品茶,品出了苦盡甘來的甘甜;理解就像是一團火,將寒冷已久的心靈一點一點地融化”等等,或記敘自己與家人、老師、朋友間關于理解與溝通的故事。本文卻一上來就把一把血淋淋的“理解之刀”呈現(xiàn)在閱卷人面前,讓人不寒而栗,企圖把人“雷倒”,可謂做到了“立意新穎”之最顯眼的一招——“反彈琵琶”。但琵琶無論怎么“反彈”,最重要的是彈出悅耳的樂曲。倘若不顧樂曲效果,僅僅擺出個“反彈”的架勢來吸引目光,就純屬無聊之舉了。本文就是如此,考生逆向思維,標新立異,也算得上是“發(fā)前人之未發(fā)”,卻沒有做到“化腐朽為神奇”,經(jīng)受不住細讀細品細推敲。文章題目是“理解,真是把殺人的好刀”,但通篇談的是“不理解”的問題,而且把“不理解”與“專制”“誤解”混為一談,所舉事例也都趨于極端、片面,斷章取義,沒有代表性,近乎胡攪蠻纏。
令人信服的“反彈琵琶”,應該耐品味,耐推敲,在情感的張力、思想的深度、分析的透辟上下工夫。“童話大王”鄭淵潔曾寫過一篇《不理解萬歲》(詳見“美文悅讀”P38),文章獨辟蹊徑,從另一角度展開入情入理的分析,給人以激勵與啟迪,這才是真正的“反彈琵琶”,才是真正的“立意出新”。倘若僅僅為了追求和別人不一樣而在那里以偏激為新,然后隨意編造,看似新穎,實則俗套,只會弄巧成拙,歸之末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